400电话: 400 1688 198
科正产品
科正产品
科正产品
  被动房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于被动房  |  被动房知识
关于被动房
About passive house
>
超低能耗建筑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6-06-05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徐敏   网址:http://toutiao.com/i6291498453386134017/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国内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近日,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北京焦化厂公租房项目将尝试超低能耗技术,这意味着,这种在国外被称为“被动房”的建筑,将首次应用到北京的住宅。该项目将有3栋楼不再配备普通住宅里的暖气,但仍能一年四季维持18℃至22℃的室温。
今年以来,在政策层面,山东、河北、江苏等地也加强了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强制性或鼓励性措施,支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
被动房建筑,是德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之一,已有25年的历史。在国内,也早有试点和示范项目,例如,住建部和德国能源署在秦皇岛合作的“在水一方”,专注绿色地产的朗诗建设的“布鲁克”。
不过,业内人士也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坦言,建筑节能要增高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发展方向,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技术成熟的重要性,以及工程实践的可靠和稳定。

 给“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找准定位 

提起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普通建筑之间的区别,洛科威岩棉技术服务经理吕大鹏分析,这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保温隔热、新风系统、门窗、太阳能。
中国清洁能源联盟技术专家何森提出,建筑的好坏由建筑评价体系来完成,评价体系的主要出发点有三:使用者的利益,对社会的影响,地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的依据是第二点,新建和既有建筑节能可降低整个国家的能耗水平,并提升环境保护。节能是绿色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绿色建筑三星标准也已推行近十年,所谓的超低能耗建筑与绿色建筑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介绍说,绿色建筑简而言之来分析就是“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从这个意义来讲,超低能耗建筑只是节能,是“四节”中的一节,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指标而已。

 技术体系亟待完善 

在新建建筑节能要求方面,北京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目前实行的是节能率75%的设计标准,而超低能耗建筑的节能率更高,据了解,三栋超低能耗公租房的节能率预计能达到90%以上。
谈及实际节能率与设计节能率,徐伟指出:“理论上节能率可以达到什么标准,一是设计本身是否到位、完善;二是设计施工过程的不可控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要求的施工标准、工艺、材料、人员的素质,与传统的要求均有区别;另外,使用者的行为和参与度也会受到影响。
从自己的体验角度出发,何森谈到:“我到过国内第一个被动房项目‘秦皇岛在水一方’实际的房间,发现一些设计目标与使用感受并不是完全匹配,比如厨房油烟机,需要与专门的进风口联动,避免室内负压;固定的新风量在室内人员增加时显得不够等。被动房比目前北京的标准建筑的节能率更低,因此其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投资也多。”
除此之外,在超低能耗建筑中,低能耗决定了新风要和采暖空调系统合三为一,这是一种新类型的暖通系统。“但从目前来看,超低能耗建筑体系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认识和控制措施还是不够的,也要注意新风系统的二次污染。”何森提醒道。

“水土服不服”的创新与实践 

被动式超低能耗试点项目、示范项目成功之后,有无可能大规模推广呢?从多年的技术从业实践来讲,吕大鹏提醒,创新是有多元性的,如果把新技术带到项目之中,要注意是不是合适的、成熟的技术,要注重实践性的理念。用新技术来改造外保温层,拆掉重做又不能回收,不仅是在材料方面的浪费,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也是不划算的,“节材”、“节财”都没有做到。
三位专家均指出,我国的技术体系要想达到和欧洲相同的舒适效果,需要靠示范项目来证明,我们的技术水平尚且还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阶段。
何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认为节能不只是被动建筑措施,还包括合理能源供给和正确使用等。如果实验项目不能解决用户卫生性和舒适性的问题,就大面积推广,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是难以想象的。
“技术的好坏,没有最先进,只有更先进,是否适合在国内真正运用起来,可以从三个方面的亮点来观察,一看新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二看是否在欧美已有成熟的案例,使用了多少年;第三点,就是看是否能够因地适宜适合在中国的发展。”吕大鹏说。

【观点】

 试点与技术并行,促动超低能耗体系发展 

“目前所做的项目在总量上还是不够,没有经历时间的检验、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可以先鼓励试点,试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在讨论未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方向时,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分析。
徐伟强调,假设我们的门窗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规模化生产之后是否还能保证呢?其他的诸如被动式建筑体系中的新风系统、热交换系统、新能源交换系统等,也是面临着一样的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近期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增多、备受推崇,原因是什么?
徐伟:这是我国节能减排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要求,包括“十三五”的绿色发展理念。其中绿色方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促进绿色建筑节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或者绿色建筑向更高的性能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国际发展的大趋势。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欧美、亚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制定了发展目标和行动路线,都把发展近零能耗建筑或者零能耗建筑作为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方向或行动目标、纲领,这也是大的背景。
中国房地产报:我国的技术体系在前期主要是借鉴欧美国家,现在发展到什么水平,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徐伟:我国的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借鉴了欧美的一些技术和经验,但也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从根本上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技术体系和路线。但各省市在地方标准制定方面要注意,加入对我国现有节能标准还没有理解到位,原理性能尚未搞明白,就急于建立地方标准,就会出现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我国的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发展的情况如何?
徐伟:绿建三星标准分为设计标识与运营标识,与欧洲、美国发达国家稳步推进、循环上升的情况不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是“超高速、非寻常”的发展。从最开始只有几个,到后来的迅速发展。“超速”和“非寻常”,一方面是国家绿色发展的需要,从全国到地方、到行业都在扩散,另一方面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推动力和带动力。不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在北京焦化厂公租房的项目中,有3栋公租房将会试点超低能耗技术,这是首次应用到北京的住宅之中,释放着什么信号?如果试点成功,是否能够大规模推广应用?
徐伟: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统计,整个被动式节能建筑在全国也就七十个左右而已。需要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试点实验也要不断扩大,并且要追求实际效果,现在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不过北京市在公租房项目的试点还是很值得提倡的,大胆的尝试去做,这是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阶段。
中国房地产报:我国的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原则,涉及的成本问题怎么解决?
徐伟:欧洲国家的被动式建筑主要是改造,而在我国现阶段来讲,新建项目是很大的比例,基本的原则是“新建优先,改造其后”、“先北方后南方”、“先住宅后公建”。在住宅领域进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有一定成本的,也需要结合设计水平及当地的产业化水平。今后如果达到普及推广的程度,产业规模上来了,它的价格也会有显著的下降。
中国房地产报: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的发展,以后需往什么方向努力?
徐伟: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体系要建立起来,这是必要的和首要的。我国的技术体系尚不完备,有很多关键性的技术还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到产业化的阶段,很多东西还需要不断地通过实验去完善。另外,需要政府的鼓励、引导和支持,也要看支持的力度。而且,一个完善的体系,是不需要长期持续的财政补贴的。

【绿色建筑之问】

 从绿色建筑到被动式建筑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热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被动式建筑概念最早起源于德国,是指建筑采用密封结构,建筑材料上选用保温建筑构件,建筑不需要传统的暖气和空气系统,四季均能保持人体舒适温度的极低能耗建筑。
在欧洲,被动式建筑已有25年历史,但在国内却仍属于新兴建筑概念。
1991年,世界上第一栋“被动房”由费斯特教授建造于德国达姆施塔特。该房的冬季采暖平均消耗低于每年每平方米15kwh,冬季与夏季的采暖/制冷总能耗不高于每年每平方米30kwh。
作为德国著名建筑物理学家和结构工程师,费斯特教授本人也因此被誉为被动房标准的创始人。
因为具有隔热性好、气密性佳、低能耗三大特点,被动式建筑随后开始在欧洲迅速普及发展。截至2012年,德国有37000多座被动式建筑投入使用,包括公寓、学校、办公楼等。这种环保舒适的建筑在德国的气候环境下,能够做到房屋的每年每平方米消耗不多于120kwh的一次能源,有力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大大降低了德国能源的消耗。
从被动式建筑中大获裨益之后,德国规定2018年后只允许建被动式建筑。
与此同时,欧洲盟友比利时也规定从2015年开始新建建筑只建被动式建筑,欧盟更是规定从2020年起,新建建筑都要达到被动式建筑标准。
相较之下,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如此状况继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其中潜伏着巨大的能源危机。
因此,低能耗的被动式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势在必行。
2010年世博会,德国人展示的汉堡之家,算是被动房概念向中国的首次输出。当时,中国房企对被动式建筑还只有一个空泛的概念,学术研究资料少之又少,消费者对其理解更是极其有限。
在此背景下,朗诗绿色地产在专注绿色建筑过程中,开始探索被动房。研究发现,朗诗的绿色住宅在技术体系上与被动房极其相似,在实现室内健康舒适指标的同时注重能源消耗的降低。但被动房在围护结构上更极致,整个体系更完善,尤其是对结果的指标非常明确。基于此,朗诗计划在中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建造一座符合德国标准的被动房,开始了布鲁克被动房的实践。
2012年,布鲁克被动房在朗诗长兴绿建研发基地破土,并于2014年4月正式竣工,并成为中国首个获德国被动房研究所认证的大型被动房项目。此后,朗诗一直致力于把被动式建筑做到真正的普及,让公众消费得起。经过实践与研究,朗诗在一年之后将被动式建筑理念正式运用到商业住宅上,其中还包括上海的一个旧楼改造项目。
被动式节能屋的概念适用于各种气候带,但都要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优化:在寒冷地区应注重墙体厚度,保温层厚度;而在炎热地区则应考量遮阳、窗户通风以保证在夏天也能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这也正是朗诗绿色地产对于被动式建筑的核心认知:因地制宜。在保证节能的同时考虑建筑造型美观,如布鲁克酒店南立面遮阳系统,在减少夏季能耗的同时,强化了立面造型。
在布鲁克不断得到认可的同时,国内被动式建筑也开始悄然兴起。截至目前,我国共有约28个项目单位的40栋被动式示范建筑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办公楼、工业厂房、学生宿舍等,涉及河北、山东、辽宁、江苏等省份,气候区涉及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青藏高原等气候区。其中代表项目有秦皇岛的“在水一方”、辰能的“溪树庭院”、新疆“幸福堡”等。

上一篇:新风系统应用基础知识
下一篇:央视新闻||绿色中国“加减法” 住建部: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公司简介 | 关于被动房 | 典型案例 | 产品服务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广东万得福电子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09642号

网站建设:科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