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电话: 400 1688 198
科正产品
科正产品
科正产品
  被动房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于被动房  |  被动房知识
关于被动房
About passive house
>
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1-07-22

 

来源:绿色建筑研习社

 

丁绣峰: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马彦铭)

7月14日,河北副省长丁绣峰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调研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工作。他指出,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是落实国家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产品应用导向,清晰界定产品概念,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标准规范,不断突破发展障碍,释放发展潜力,努力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丁绣峰一行实地参观了建筑科技研发中心展厅,详细了解了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情况。他要求,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加大相关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在适用区域、最优体量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要进一步扩大项目示范规模,在加快完成被动房开工面积年度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政府投资公共建筑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要聚焦相关龙头企业发展需求,在人才引进、产业驱动、示范推广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认真做好被动房产业发展技术需要目录梳理和数据汇总工作,落实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促进全产业链自主良性发展。

据了解,目前全省累计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506.93万平方米,共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关联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90家。

河北日报:保定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100.6万平方米(记者李连成)

近日,从保定市住建局组织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获悉,目前,该市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100.6万平方米,规模居全省第二。

据介绍,近年来,保定市先后出台提高住宅建筑节能标准实施方案、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等多项政策,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保定市已超额完成省定新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累计达到86万平方米的任务目标。

2021年,该市将继续新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该市将从供应端、需求端入手,通过创新激励政策、扩大建设规模、打开销售市场等举措,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中国建设报: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者:张丙骞 王群章)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2021年算起,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9年时间,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要想按时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任务更重。

业内人士认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依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推动经济生活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不断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能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让推动建筑迈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成为建筑领域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这不失为落实“双碳”目标的好办法。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强调在建筑的设计中关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通过合理有效的外墙保温措施、良好的气密性能、优质的外墙隔热性能、带有高效热回收的新风系统和无热桥设计及措施,有效阻止室内热空气流失,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一直是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引导下进行的,各种支持鼓励政策的出台,相关标准、指南的颁布,示范项目的广泛建立,都体现了国家在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上从宏观到微观的重视。如今,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已经在我国遍地开花,从一项具体的建筑技术成为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的“汉堡之家”让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自那时起,我国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经历了从理论学习到项目实践,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

据初步统计,我国在建及建成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超过700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项目分布在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和山东省,这4个省市累计在建及建成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164个,总面积567.02万平方米。其中,北京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共计32个,示范面积66万平方米;河北省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67个,建筑面积316.62万平方米;河南省示范项目12个,建筑面积约为78.4万平方米;山东省示范项目53个,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同时,各级政府也顺势而为,相继出台政策支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主要从经济补助、科技支撑、配套设施、金融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予以支持。

由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备高节能、高舒适的特点,符合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是建筑业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因此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有望成为建筑业推广的主流趋势。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还可以与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结合,形成全国示范项目。

目前,整体的社会环境、技术条件对节能的深度开展十分有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筑业需要集体发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并依托建筑业自身的科技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推广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路线图;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形成各具特色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三是探索激励政策的长效机制,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有序发展;四是培养绿色金融、贴息、减息等市场激励方式;五是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质量,提升生产的效率,延长建筑的寿命,不仅大幅度节能,还能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六是加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公共建筑中的推广力度;七是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认识。

总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已经站到了世界建筑节能领域的前沿,代表了世界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顺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将助力建筑领域“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光明日报:规模化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建筑领域碳达峰(记者邱玥)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产出和能源消耗的矛盾日益突出,减少建筑耗能,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行业低碳转型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的有关政策,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已纳入多地“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推动建筑节能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已然成为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头戏。

据介绍,城乡建设领域的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建筑内的供暖、炊事、生活热水等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建筑用电和工程建造使用建材产生的碳排放。随着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总量和占比将持续上升。

“建筑节能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十分突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国务院2016年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试点”;住建部2017年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在具备条件的园区、街区推动超低能耗建筑集中连片建设,鼓励开展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等重大项目示范。

本文刊载于《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30日 15版)

从规划制定到政策落实,超低能耗建筑逐步成为建筑节能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示范建筑、夏热冬暖地区首个零能耗建筑综合性办公楼——珠海兴业新能源产业研发楼、保留乡村生态的天友零舍近零能耗农宅示范项目、中德青岛生态园技术中心、河北高碑店列车新城等建筑,都采用了高性能新型围护结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智能建筑微能网及地源热泵等高新技术。

“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我国现已形成较为系统的节能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超低能耗建筑,是目前我国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最适宜、最优化的高品质建筑,即通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技术措施,采用高效能源设备,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能耗。在超低能耗建筑基础上,增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技术措施,可实现近零能耗、零碳建筑。”

“下一步,我国拟通过制定强制性标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水平,在适宜的气候区全面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为城乡建设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作出贡献。”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苏省住建厅:《江苏省“十四五”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2021年7月12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江苏省“十四五”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文件提出:

(三)碳达峰行动与能效提升

围绕碳达峰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研究制定建设领域排放控制技术政策及 2030 年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节能 75%居住建筑适宜技术体系,完善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研究建筑全寿命周期减碳、绿色设施碳汇固碳、市政设施减碳技术策略,推广节能减排适宜技术,确保建设领域 2030 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并为 2060 碳中和远景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栏 3:碳达峰行动与能效提升

1. 重点研究

开展基于“碳达峰”及“碳中和”的建筑能耗总量分析预测研究;开展建设领域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技术政策研究,研究制定 2030 年前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计划和相关分解指标;研究制定重点用能单位、高耗能建筑碳排放双控目标,研究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动终端用能单位提升能效水平;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

开展节能 75%居住建筑适宜技术与技术集成优化研究,开展节能 75%公共建筑技术路线研究;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适宜技术体系研究,研究相关设计方法、编制地方标准。

研究适宜本地区的高效节能的采暖模式和相关产品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的技术手段和储能技术;开展太阳能多元化利用研究,开展光伏发电的布局与市场消纳、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光伏发电建设研究;开展建筑柔性用电系统研究和试点示范。

开展建筑全寿命周期资源、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评估和控制方法研究,研究建筑各种固体废弃物处置和资源资源利用及其产业化应用技术;研究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碳汇评价和提升技术、园林绿化固碳増汇潜力开挖策略。

开展碳达峰背景下水厂失效生物活性炭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结合“碳达峰”和环境保护需求,开发失效生物活性炭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开展水厂老旧设备节能改造以及利用信息化节能研究;开展水厂尾泥处理处置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开展城镇供排水设施运行节能、污水处理碳减排潜力相关研究,开展污水厂老旧设备节能改造以及利用信息化节能研究,开展污水中氮磷等资源回收利用新技术研究和应用。

2. 鼓励探索

开展城区及建筑全空间、全生命期碳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及碳排放预测、控制技术研究;开展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低碳与零碳建筑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构建面向未来的多情景低碳与零碳建筑模型与试验平台;鼓励开展近零碳排放与零碳排放建筑、园区试点示范,开展碳达峰先行区创建示范;开展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和农村沼气转型升级研究;探索污水处理概念厂建设技术。

3. 推广应用

全面推行节能 75%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加快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推广;进一步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提升建筑运行能效;在工业、商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太阳能光热、空气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开展太阳能供暖试点;积极推进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加大太阳能光伏与建筑屋面、外立面的集成应用;加大合同能源管理、用能托管、公共机构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的推广。

积极推广市政污泥和餐厨废弃物协同厌氧消化处置工艺,推广失效生物活性炭的水厂就地利用技术,以及失效生物活性炭用于污水厂的技术;推广供水全流程节能优化运行技术及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推广水厂尾泥处理处置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生活污水收集再利用技术。

上一篇:多地发文禁限使用外墙外保温系统!
下一篇:央视新闻||绿色中国“加减法” 住建部: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公司简介 | 关于被动房 | 典型案例 | 产品服务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广东万得福电子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09642号

网站建设:科正网络